新闻公告

当前您的位置:医院首页- 新闻公告 - 医院动态 - 正文

不开刀治疗小儿斜颈

发布时间:2015-04-27 浏览量:

小儿斜颈,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歪脖子”,其中先天性肌性斜颈约占比例为90%以上。据调查显示,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病率约为0.3%-2%。对于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患儿,该病发病率更是比常人高出20倍。此病发病原因多与胎位不正或产伤、外伤有关,胎儿一侧胸锁乳突肌异常或受压阻碍血液循环,引起局部缺血性改变,致使肌肉纤维化挛缩而出现斜颈。

患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宝宝出生数日后会出现轻微的头部歪斜,1-2周后可触及颈部肿块,由于早期症状较轻,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多数患儿是在28天满月体检时由儿保科医生为其查出异常。随着患儿不断的生长发育,斜颈也会日益加重,面部出现发育不对称,面部和颅骨均较健侧较小,双眼裂水平不对称,严重者可出现视力减退,甚至继发性胸椎侧弯的代偿性改变。

小儿斜颈的早期筛查与治疗已在2013年正式被列入儿保科常规项目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外敷、推拿按摩、手法牵引等。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为数十位宝宝筛查出早期异常情况,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大多数宝宝已经痊愈。

需要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非手术治疗方法对出生后1个月的患儿治愈率可高达95%以上,3个月的患儿治愈率则降至约65%,6月龄患儿治愈率仅为25%左右。一岁以上则必须到骨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对宝宝最佳的选择。

儿保科愿为每一位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文/儿保科 马欣波

微信扫一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