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室:
根据陕西省科技厅《关于征集 2025 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及 2026 年青年科技新星的通知》(陕科人才函〔2025〕194 号)陕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 2025 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6 年青年科技新星推荐工作的通知》,现就组织推荐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别及推荐名额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科技新星, 实行限额推荐。
二、申报条件
按照陕科人才函〔2025〕194 号文件中规定的申报条件和推荐要求执行。
(一)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依托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从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奖项的研发团队中,遴选一批能够承担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引领相关行业创新发展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申报条件
(1)在科技前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具有成长为世界级或国家级杰出人才的潜力;
(2)具有主持承担省级及以上重大科技项目的经验;
(3)具有较强的科研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主要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工作;
(4)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企业科技人才可不受职称限制,并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年龄在 45 周岁以下(1979 年 12 月 31 日以后出生)。
(二)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
以项目支持的方式,对青年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活动提供支持,培养锻造一批政治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青年科学家,为建设科技强省提供技术和人才储备。
1.申报条件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专业基础扎实、学术思想活跃,具备良好的科研作风和科研道德;
(2)一般应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1989 年12 月 31 日以后出生);
(3)从事基础研究领域的,重点支持具有较高的科研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发展潜力较大,并被所在单位列为科研工作重点培养对象的青年科研人员;
(4)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点支持对企业产生较高经济效益,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实施成果转化,对产业发展有实际贡献的青年人才。
三、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动员,严格对照申报条件要求,公开公正择优推荐。要做好申报人资格条件审核、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把关等工作。
(二)各单位要严格把握标准,把推荐人选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科学精神、为民服务等摆在突出位置,将推荐人选的科研诚信、品德、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和发展潜力等作为主要条件,坚持宁缺毋滥,切实把好推荐质量关。
(三)各单位要聚焦重点领域,围绕国家和陕西重大科技创新需求、解决我省 34 条重点产业链“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聚焦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及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人才支持力度。要坚持向科研一线人才倾斜,坚持人才、项目和基地(平台)一体化部署,优先从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基地(平台)中推荐。
(四) 已获得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 类等国家级人才项目及已入选三秦英才特支计划领军人才等省级人才计划人员、不可申报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已获得国家青年拔尖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B 类等国家级人才项目计划及已入选三秦英才特支青年拔尖人才等省级人才计划人员,不可申报青年科技新星。近三年有学术不端行为或正在学术不端处
理期内的不可推荐。
(五)同一申报人只能通过一个渠道推荐申报,只能申报一个项目类别,不得重复申报。多个渠道、多个类别同时申报或申报材料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一经查实,取消申报资格。
(六)申报人通过兼职兼聘单位申报的,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及其纪检监察部门需出具书面意见并加盖公章。
(七)申报材料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秘密法》及《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有关要求进行脱密处理,不得通过系统填写和上传涉密内容,或通过遮挡、修图等方式上传涉密文件,推荐高校务必严格把关。
四、推荐流程
请申报人于 2025 年 7 月 12 日 17:00 前通过“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服务信息系统”(ywgl.sstrc.com)“科技项目”中填写申报书,并在申报系统中上传本人签字。
联 系 人:董夏 33350590
电子邮箱 kycxg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