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米氏内科流派”始于清末民初,发端并植根于陕西关中地区。是由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米伯让先生开门立派。米伯让先生早年师事于关学大师张果斋、赵玉玺、牛兆濂,伤寒大家、针灸大师黄竹斋等八位先师,苦读经史诸家,精研岐黄仲景,形成了“关医结合奠基石”“三阴三阳钤百病”“开创临证优选法”“寒温统一治热病”“宗气为本重致和”等长安米氏内科流派学术特色。米氏流派经过上百年传承,其代表性传承人米烈汉将流派发扬光大,2012年,长安米氏内科流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中医学术流派建设项目,致力于“明晰流派渊源,保存珍贵资料,凝练学术思想,挖掘独特经验,形成诊疗规范,开发有效方药,推广运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设目标,二级工作站广布全国,始终秉承着“行医者博爱济众、廓然大公,是为天地立心;精进医术、战胜疾病,是为生民立命;善续圣学、发扬光大,是为往圣继绝学;消除疫疾、安国保民,是为万世开太平”的流派精神,为实现“中华古医学,世界当风行”的流派中医梦,弘扬中医,医界留芳。2021年“长安米氏内科流派”落户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立二级工作站,负责人雷烨在二级工作站建设期内,完成了“长安米氏内科流派”示范门诊,开设了米氏内科专家门诊、甲状腺门诊、肥胖门诊、中医特色门诊、护理门诊,开设了中医经典病房、将流派的学术特色、学术经验发扬光大,成为米氏流派优秀工作站之一。
流派先师黄竹斋先生
黄竹斋(1886-1960),当代杰出中医学家、文献学家、教育家,民国时期研究《伤寒论》的三大流派之一。曾任国民政府中央国医馆常务理事兼编审委员、中央卫生署中医委员会委员等职。建国后,历任国家卫生部针灸学术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医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北医学院中医科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西苑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著述60余种。
流派祖师米伯让先生
米伯让(1919-2000),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奠基者、创始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誉为“伤寒巨擘,热病大家”。著述10余种。1964年被聂荣臻元帅敦聘为首批国家科委中医中药组组员,1980年被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聘请为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1981年被聘请为国家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西北医学院中医科主任、陕西省中医研究所所长。1981年至2000年任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被誉为“医德楷模,苍生大医”。
米伯让部分著作及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一代大医米伯让》DVD,2014年正式出版发行。该片由陕西省政协主席马中平、原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诸国本、房书亭、国医大师孙光荣等领导及专家担任顾问。